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食保健 >> 吃在湛江 >> 内容

“世界油王”——油棕在湛江的种植

时间:2009/3/25 14:09:46 点击:

可食用的油棕果
  (图文/特约摄影师 曾 青 通讯员 何 强 编辑/王文和)油棕又名油椰子,棕榈科(PALMAE)油棕属(ELAEIS),学名为ELAEIS GUINEENSIS JACQ.,是热带油料作物。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一株油棕每年可产油30-40千克,每亩产油可达100-200千克,油棕亩产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油量的7--8倍,所以被人们誉为""世界油王""。由于油棕的油脂产量特高,从油棕果实榨出的油叫做棕油,由棕仁榨出的油称为棕仁油,都是优质的食用油。它们还可精制成高级奶油、巧克力糖,代替可可脂、冰淇凌用油等。在工业上可制造优质香皂等。果壳可提炼醋酸、甲醛,制活性炭、纤维板。棕油饼可作饲料。另外,油棕的花序成熟后,流出的液汁还可以酿酒。可以说棕油既是食用油,又是工业用油,用途很广,如今已是世界“绿色油库”中的一颗明星,成了名符其实的“摇钱树”。所以,近百年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竞相引种。油棕树的经济寿命有20--25年之久。我国的海南、两广南部、台湾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区都有引种,目前正在积极兴建油棕园。

美丽的油棕树
  中国于1920年已引种油棕。相对来说,广东的引种要晚一些,从1926年至1949年,海南岛和粤西地区的归国华侨先后携带种子回国播种、栽植。据有关资料所记载:湛江地区最早开始种植的是祖籍广东省雷州府徐闻县麻寮墟(今愚公楼村)一位名叫魏妃参的旅居南洋马来西亚的华侨,二十年代末期从新马带回几株种苗在徐闻县东部的金满堂村的村旁种植。而当年从国外原始引种的油棕,由于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在海南栽植的油棕,到1955年尚保留226株,分布在儋县天任胶园、万宁县禄马乡、文昌县南阳乡、儋县松涛圩、崖县(今三亚)等地。在粤西栽植的油棕,仅保留29株,全部分布在雷州半岛南麓的徐闻县金满堂村及附近地方。

世界油王——油棕
  由于油棕盛产油类,这种油既是食用油,又是工业用油,在建国初期那种物质奇缺时代,油棕用途很广。于是当时华南垦殖局吸取国内栽植油棕的点滴经验,利用现有油棕种子进行育苗、扩种。1955年试种100亩。1956年“12年规划”实施,油棕种植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国内油棕母树繁殖的有限种子满足不了需要,1958年、1959年两年,通过国家外贸部门向印尼、马来亚、锡兰(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引进油棕种子9.13万公斤。至1959年,油棕栽植总面积达4.48万亩,1960年又发展到11.34万亩。

油棕树
  油棕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对气温要求很严,最适它生长的气温是24—27℃,月均温在22一23℃的月份有七八个月才能正常开花结果。当气温低于18℃时,油棕生长明显延缓,果实发育不良;当气温低于12℃时,枪叶几乎停止生长。油棕要在每年雨量2000—3000毫米、而且分布均匀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年雨量1300—1700毫米、分布不均匀,有明显干旱期,则对油棕生长不利。油棕还怕风害,因台风使油棕小叶破碎、叶片折断、心叶扭伤、树干吹斜,甚至裂伤生长点而致树冠断落,严重影响它的生育。油棕还要求有较肥沃的土壤。但是,在具备上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地区,都是发展橡胶最理想的宜林地。这样,就出现了油棕与橡胶争地的现象。为满足发展橡胶事业的需要,油棕的栽植只能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上。广东省农垦总局根据试种薄壳油棕成功的经验,从1980年开始,对原油棕进行更新改造,即对地处非适生区里的油棕进行淘汰转产,改种橡胶和其他经济作物。

早年我国引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油棕树
  油棕原产于热带非洲西海岸的尼日利亚、几内亚,在全世界的栽植地区,仅限于南北纬18度以内的热带地区。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喜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pH5~5.5的土壤最适于种植油棕。油棕的果子特别有趣,它们总是成串地""躲藏""在坚硬且边缘有刺的叶柄里面,近似椭圆形,表皮光滑,刚长出来时是绿色或深褐色,大小如蚕豆,成熟时逐渐变成黄色或红色,比鸽卵稍大。成熟的油棕果采摘下来后,加点糖或盐用水一煮就可以直接食用,果肉油而不腻,清香爽口,但果肉中有一些比较粗糙的纤维,容易塞牙。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0759生活杂侃(www.0759g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公安备案:网监备4408013010516号 粤ICP备06030107号
  • Powered by laoy! V4.0.2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跟我们联系!